古道驿站美食之绩溪石斑鱼
石斑鱼简介:
石斑鱼(石斑鱼分海石斑和河石斑,我们在这所说的就是河石斑)是一种淡水小河鱼,为著名的“徽州三石”(石鸡、石耳、石斑鱼)之一,自古深受山区群众的喜爱。唐代诗人李频有“石斑鱼鲊香刺鼻,浅水沙田饭饶牙” 的诗句。石斑鱼一般生存在徽州地区的山溪河涧中,栖息于小河山涧中的大青石块下,行动迅捷,捕捉起来有一定的难度,石斑鱼对生存水质有特别的要求,一定要在水质好,沙质河床,清澈淩淩清透见底的自然水域。石斑鱼区别其它河鱼的地方就在于其身上有竖黑条纹,徽州人称这类鱼叫石斑鱼。
石斑鱼学名北江光唇鱼,为钱塘江水系鱼种。绩溪县境内扬之河、登源河、大源河及其支流、溪水均有分布。头小,体梭形丰满,背低而宽,全身深青或棕褐色,腹部较浅。体侧两边各有6—8条黑色横斑纹。背部肌肉发达,鳍大而有力,尚逆激流而上。境内产石斑鱼个体小,硕者50—100克,为小型经济鱼类。生活于清水溪流的深潭底部,为底层鱼类。口下位,以刮取底层石头上藻类,及有机碎屑等为食。
由于物种原因,徽州石斑鱼体型不大,大都在半尺的样子,所以烹制时多以全鱼入席。石斑鱼肉多,刺少而软,肉质细嫩,味特鲜美,老少皆宜。除了红烧外,还有干炸石斑鱼,也有外粘蛋面糊后下油锅煎炸的面拖石斑鱼,外脆里嫩,十分可口。石斑鱼也有清蒸的,如石斑鱼蒸蛋,称之为沙地石斑鱼,蛋胶鲜嫩,鱼肉味美,一黄一黑,金石相映。石斑鱼是野生绿色食品,佐餐佳肴,为县人招待贵宾之珍品。

